1998年12月9日,山东省成武县一中70岁的叶荫棠老师,带着一个未竟的心愿,走完了极度俭朴的人生旅程。
叶荫棠1928年出生于湖北汉口,解放初到广州海关工作。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下放到成武县接受监督劳动,一干就是20年,历尽磨难。1978年,叶荫棠迎来了他生命的春天,他的冤案得到平反,他被安排到成武一中任英语教师。
当时,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叶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焕发了青春,为给祖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,他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,他教过的学生无不佩服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。叶老师能把枯燥的英语课讲得像一幕话剧,使学生们听得着迷,兴趣盎然。因教学成绩突出,他被评为学校和县优秀教师,并在全校第一批被评为高级教师。
然而,孑然一身的叶老师工资不低,却常年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……
叶老师平时常常每天做一顿饭,另两顿吃凉的,他还诙谐地称之为“做一饭三”。他还经常把学生扔掉的馒头捡回家喂鸡,20多只鸡下的蛋他舍不得吃,攒起来换钱。
叶老师穿着也极其俭朴,常常是缝缝补补又三年。妹夫给他寄来一双绿色胶鞋,他一穿就是5年。叶老师有辆自行车,是日本投降时的战利品,伴随他度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,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。为使自行车防潮防锈,他骑过自行车后总要将车挂到屋内墙上。
师生们都有些纳闷:叶老师过去受过20多年的苦难折磨,但生活条件好了,月工资近千元,又没家庭负担,为何花钱还这么“吝啬”?他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?
后来,叶老师向学校领导和亲朋好友吐露了自己的心声:“良田万顷,日食一升;大厦千间,夜眠八尺。一个人的需求实在不需要很多,要把心思和钱财都集中到工作和对社会的贡献上。我立志效仿诺贝尔,活着多积蓄一些钱,死后用这笔遗产设立一项基金,奖励科学创造,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”。
“德从宽处积,福向俭中求”。叶老师在日记中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幸福观:人的幸福不在于吃好穿好,而在于自己对幸福怎么认识,吃山珍海味,穿绫罗绸缎,其生活未必幸福。我自己吃孬点,穿孬点,节省点钱用于奖励后代,为社会做点贡献,也不枉到人世间走一回。
为给国家多做奉献,叶老师希望自己尽量长寿,争取活到84岁。他为此积极锻炼身体,坚持凉水洗澡,冬天穿着背心短裤长跑,在全县运动会上,他4次获得老年组5000米长跑冠军。
然而,多年的辛勤工作,多年的清苦生活,使叶老师付出的太多,营养补充太少,身体越来越差。去年12月9日,他悄然怀着未竟的心愿离开了人世,身上穿着那套仍然是那烂成了网的蓝呢海关服。
人们在清理叶老师的遗物时发现:除了一顶戴了多年的旧草帽、一双穿了8年的烂胶鞋等物品之外,还有两个装满存款单的玻璃瓶,瓶内的70张存折上共有存款13万元。在他的记帐本上,共有398次银行存款记录。这一张张存折,记录着叶老师清苦一生、痴心教育的人生轨迹。
今年2月26日,以他的名字命名的“叶荫棠奖学基金”在成武县一中正式建立,叶老师终生为之奋斗的心愿终于实现了。
有人写了一幅挽联追悼叶老师的亡灵:一生清贫半世积蓄倾其所有做武训,献出遗款设立基金毕生效仿诺贝尔。